梳片式羊毛、苧麻纖維長度是衡量羊毛纖維加工前后長度分布的差異直接反映了加工中羊毛的損傷,長度分布的重要特征。因此檢測并測定羊毛纖維長度就顯得其重要,實驗室中常用到梳片式羊毛纖維長度分析儀對其進行分析檢測。
1、樣品準備
毛條:按標準規定的方法抽取批樣。在每個毛包中**抽取2個毛團,每個毛團抽取2根毛條,總數不得少于10根。從取好的試樣中,隨機抽取9根長約1.3m的毛條,作為試驗樣品。
洗凈毛散纖維:先用梳毛輥將散毛纖維梳理成條。其梳理方法是:把洗凈毛散纖維試樣放在工作臺上充分混合后分成3份,分別將每份試樣用手將纖維扯松理順,邊理邊混合,使其成為平行順直的毛束,再用梳毛輥將毛束梳理成毛條。操作時,先把扯松后的散毛束逐一貼到轉動的梳毛輥針布的針尖上(梳毛輥轉速宜慢,以免丟失或拉斷纖維),針尖在抓取纖維的過程中,將纖維初步拉直并陸續纏繞、深入到梳毛輥的鋼絲針布之內,使一個個毛束受到梳理,直到制取的毛束被梳理完并均勻地纏繞在梳毛輥上,組成寬約50mm的毛條。然后用鋼針將毛條一處挑開,將梳毛輥朝梳毛反向倒轉,這樣毛條便脫離梳毛輥,取下毛條。為了使試樣混合均勻,需將毛條扯成幾小段,再進行混合梳理。后取下的毛條供試驗用。按上述方法梳理制成9根毛條,6根用于平行試驗,3根作為備樣。樣品需進行預調濕及調濕處理。
2、放樣
從樣品中**抽取試樣毛條3根,每根長約50cm,先后將3根毛條用雙手各持一端,輕加張力,平直地放在臺梳片儀上,3根毛條須分清,毛條一端露出儀器外約10~15cm,每根毛條用壓叉壓人下梳片針內,使針尖露出2mm即可,寬度小于纖維夾子的寬度。
3、夾取
將露出梳片的毛條,用手輕輕拉去一端,離下梳片5mm(支數毛)或8mm(改良數毛與土種毛)處用纖維夾子夾取纖維,使毛條端部與下梳片平齊,然后將梳片放下,用纖維夾子將1根毛條寬度的纖維緊緊夾住并從下梳片中緩緩拉出,用預梳片從根部開始梳理2次,去除游離纖維。每根毛條夾取3次,每次夾取長度為3mm。將梳理后的纖維轉移到**臺梳片儀上,用左手輕輕夾持纖維,*止纖維擴散,并保持纖維平直,纖維夾子鉗口靠近**梳片,用壓叉將毛條壓人針內并緩緩向前拖,使毛束**與下梳片的針內側平齊。3根毛條繼續夾取數次,在**臺梳片儀上的毛束寬度在10cm左右,在2.0~2.5g時停止夾取。
4、分組取樣并稱重:
在**臺梳片儀上先加上把下梳片,再加上4把上梳片,將梳片儀旋轉180°,然后逐一降落梳片,直到長纖維露出為止(如長纖維超過梳片儀長度,則用尺測出長纖維長度),用夾毛鉗夾取各組纖維并依次放入金屬盒內,然后逐一用天平稱重,準確到0.001g。
5、指標計算
長度試驗以兩次算術平均數為其結果,如短毛率2次試驗結果差異超過2次平均數的20%時,要進行第三次試驗,并以3次算術平均數為其結果。計算至小數點后**位,修約至一位小數。
注意事項:
1、在梳片儀的下梳片內放置纖維時,應盡力使纖維平行伸直;
2、在整理試樣時盡量不丟纖維,以免影響試驗結果;
3、預梳片上的纖維,應取下經整理后,再重新放入下梳片內;
4、夾取各組纖維時,夾毛鉗不要碰撞梳針,要順直夾取,不要偏斜,夾取量不宜過多。
相關產品:
http://www.ghitest.com/ProductShow_813.html
|
CTY-131梳片式羊毛纖維長度分析儀|梳片長度分析儀
|
型號:CTY-131
產地:
:中慧天誠
價格:面議
|
|
服務專線
|
010-52489815
|
|
毛條加工過程中,毛條受到機械分梳,產生滑移和甚至,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纖維的斷裂和纖維的彎折,從而導致羊毛整體的變短和長度分布的左移和左偏,羊毛纖維加工前后長度分布的差異直接反映了加工中羊毛的損傷,長度分布特征的測量其為重要。
|
注:產品圖片僅供參考,具體請以實物為準
產品價格僅供參考,具體請以訂單合同為準
|
|